作者:霍爾德科技 更新時間:2025-07-14
水質溶解氧(DO,Dissolved Oxygen)是衡量水體健康狀況和自凈能力的重要指標,其定義為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分子濃度,通常以每升水中溶解氧的毫克數(mg/L)表示。溶解氧的含量不僅反映了水體的氧化還原能力,還直接關系到水生生物的生存以及水體生態系統的穩定性。
一、溶解氧的來源與消耗
溶解氧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:
1.空氣滲透:當水體未飽和時,大氣中的氧氣會通過水面擴散進入水中。
2.植物光合作用:水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,增加水中的溶解氧。
3.水庫或池塘補充:在靜水環境中,如水庫或池塘,溶解氧可以通過外部補水的方式得到補充。
溶解氧的消耗則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:
1.水生生物呼吸:魚類、蝦類等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會消耗溶解氧。
2.有機物分解:水中有機物的生物降解過程會消耗大量氧氣,導致溶解氧濃度下降。
3.化學反應:水中化學物質的氧化還原反應也會消耗溶解氧。
二、影響溶解氧的因素
溶解氧的含量受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水溫、大氣壓、鹽度以及水體中生物活動等。
1.水溫:溶解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,因此高溫條件下溶解氧含量較低。
2.大氣壓:大氣壓的變化會影響水中的溶解氧濃度,例如在標準大氣壓下,25℃時溶解氧濃度為8.3 mg/L。
3.鹽度:鹽度增加會降低水中溶解氧的飽和度,從而減少溶解氧含量。
4.有機物含量:高濃度的有機物會導致水中溶解氧迅速下降,因為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需要大量氧氣。
根據我國水質標準,不同類別的水體對溶解氧的要求有所不同。例如,Ⅰ類水體要求≥7.5 mg/L,Ⅱ類水體要求≥6 mg/L,Ⅲ類水體要求≥5 mg/L。此外,國際上也有ISO 5813等標準用于指導溶解氧的測定。水質溶解氧是評估水體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,其含量受到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,并直接關系到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體生態系統的穩定性。通過科學的監測和管理,可以有效提升水體中的溶解氧水平,從而保障水資源的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。
本文網址:http://m.gz-yuesheng.com/xinwen/2623.html
魚塘水體溶解氧正常范圍(魚塘水體溶解氧不足的原因)
2024-01-16BOD對水質有什么影響(水質BOD檢測方法有哪些)
2022-06-28熒光法溶解氧分析儀傳感器如何清洗(熒光法溶解氧分析儀原理及優勢)
2023-12-21濁度是如何影響總磷檢測結果的(總磷檢測時水樣的采集和保存)
2024-05-11污水BOD的常見范圍(影響BOD的因素)
2025-06-12污水氨氮的測定方法(地表水氨氮的來源與檢測標準)
2025-02-24水產養殖為什么要檢測總堿度(總堿度對水體的影響)
2023-05-06在線污泥濃度計數值偏高的原因(影響在線污泥濃度計結果的因素有哪些)
2022-09-27地下水重金屬砷離子來源(高砷地下水修復方法匯總)
2025-04-18水質苯胺測定方法有哪些(水質苯胺檢測影響因素)
2024-07-18